1、光谱波段原因:真彩色图上植被呈绿色,标准假彩色呈现红色是因为红色的波段范围与植物色素的吸收光谱特性相匹配。不同的植物或草地具有独特的反射和发射的颜色组合,但大多数都含有对近红外光有高反射特性的物质在此特定频率下发出强光。
2、标准假彩色合成是指将遥感TM图像的4,3,2波段分别赋予红(R),绿(G),蓝(B)3种色彩。(1)植被在可见光波段(0.38-0.76um)有一个小的反射峰,位置在0.55um(绿)处,在近红外波段(0.7--0.8um)有一个反射的“陡坡”,至1um附近有一个峰值。
3、通常情况下,遥感所探测的是物体的电磁辐射能力。遥感仪器纪录的也是电磁辐射量,遥感数据其实就是地面各种物体的相对辐射强度。遥感图像中的颜色是假彩色。因为人眼所能辨别的颜色的范围是有限的。为了将人眼辨别能力之外的其它波段的电磁辐射量展示出来,人们往往使用假彩色合成方法来制作假彩色图像。
4、植被。假彩色,是指遥感影像采用截止滤光技术、假彩色胶片摄影或经彩色合成后形成颜色,它并非该物体的天然颜色。在假彩色遥感影像上,植被一般为红色,水域为蓝黑色,村庄为灰白色。
5、假彩色合成像片上的颜色表示了各波段亮度值在合成图像上所占的比率,这样可以直接在一张假彩色像片上进行判读。例如图7-21为一张含有植物、土壤、水等地物的假彩色合成片。红外波段使用红色、红色波段使用绿色,绿色波段使用蓝色,合成的结果植物为红色、土壤(刚翻耕)为绿色,水为蓝黑色。
1、色调。从正常到受污染树叶的颜色变化顺序一般为:鲜红、暗红、灰红且发黄、灰黄且发灰等。(2)形态大小。正常植物发育正常,枝叶茂盛,其影像色调饱满,外形整齐,很少有缺枝、缺叶现象。而受大气污染的植物往往出现枝疏、叶稀、冠小、干矮现象,其影像则显得冠瘦小、叶稀少、图斑变小。
2、因感光鼓安装不正确。感光鼓安装不正确导致遥感影像图两边有其他颜色的条纹,应更换感光鼓,感光鼓指硒鼓,硒鼓,称为感光鼓,一般由铝制成的基本基材,以及基材上涂上的感光材料所组成。
3、绿色光反射得到的影像显示在绿色波段 蓝色光反射得到的影像显示在红色波段 显示的影像就是不一致的。卫星遥感由于采用了更多的波段进行数据获取和处理,因此还要复杂得多。
4、错位:错位是因为两影像存在几何误差,要先找一副同地区的标准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然后再镶嵌。标准影像可以用Oli当标准影像。
光谱波段原因:真彩色图上植被呈绿色,标准假彩色呈现红色是因为红色的波段范围与植物色素的吸收光谱特性相匹配。不同的植物或草地具有独特的反射和发射的颜色组合,但大多数都含有对近红外光有高反射特性的物质在此特定频率下发出强光。
根据标准假彩色的合成原理,绿波段被赋予蓝,红外波段被赋予红,绿色与红色相加为品红,但红多绿少,因此品红偏红,so植被在影像中大致呈红色。(2)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就更强。根据标准假彩色合成原理,绿波段被赋蓝,因此水库呈蓝偏黑。
在许多场合,真彩色图通常是指RGB 8:8:8,即图像的颜色数等于224,也常称为全彩色(full color)图像。但在显示器上显示的颜色就不一定是真彩色,要得到真彩色图像需要有真彩色显示适配器,目前在PC上用的VGA适配器是很难得到真彩色图像的。
假彩色:有三种形式1,把真实景物图像的象元逐个地映射为另一种颜色。2,把多光谱图像中任三个光谱图像映射为可见光rgb,在合成为一幅彩色图像 3,把黑白图像,用灰度级映射或频谱映射而成为类似真实彩色的处理 伪彩色, 相当于假彩色中的一个特例,即指定某灰度为某种彩色。相当于第3中形式。
真彩色:原始的真实色彩被正确的还原表现 假彩色:红外照片中的颜色是假彩色,因为红外人眼看不到,用特殊设备捕捉后,用一种颜色来表现。还有黑白变彩色,也属假彩色 同:彩色 异:真、假 优:真,真实还原。假:奇异的表现 缺:真:大家熟悉的色彩组合。
这是因为你的波段设置原因,你把反映植被的波段,比如2波段设置为r通道了。
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就更强。根据标准假彩色合成原理,绿波段被赋蓝,因此水库呈蓝偏黑。
TM2,3,4合到一起被作为假彩色影像识别植被的经典方法,简单来说,在去掉蓝波段TM1并加入近红外TM4后,由于水对近红外反射基本为0,完全吸收,云则基本全反射,浓密植被对近红外吸收为主,和TM2,3合成假彩色后就呈现你所述的这些情况了。
很多遥感图像是伪彩色的,遥感用的波段并不都是可见光,如果按照真实的“颜色”人眼是看不见的。这时就人为的把不同的波段用不同的颜色代替,一般将水体反射的主要波段定为蓝色,主要是为了照顾多数人的习惯。
地物显示什么颜色,这与选取哪三个通道作为RGB通道进行显示有关。例如,TM影像有7个通道,如果采用2通道做为RGB进行显示,这时候植被就是红色的,这样子显示就是伪彩色。但是如果采用1通道作为RGB进行显示,那么图像上显示的植被就是绿色的,与现实中看到的是一致的。
这是因为你的波段设置原因,你把反映植被的波段,比如2波段设置为r通道了。
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就更强。根据标准假彩色合成原理,绿波段被赋蓝,因此水库呈蓝偏黑。
TM2,3,4合到一起被作为假彩色影像识别植被的经典方法,简单来说,在去掉蓝波段TM1并加入近红外TM4后,由于水对近红外反射基本为0,完全吸收,云则基本全反射,浓密植被对近红外吸收为主,和TM2,3合成假彩色后就呈现你所述的这些情况了。
很多遥感图像是伪彩色的,遥感用的波段并不都是可见光,如果按照真实的“颜色”人眼是看不见的。这时就人为的把不同的波段用不同的颜色代替,一般将水体反射的主要波段定为蓝色,主要是为了照顾多数人的习惯。
地物显示什么颜色,这与选取哪三个通道作为RGB通道进行显示有关。例如,TM影像有7个通道,如果采用2通道做为RGB进行显示,这时候植被就是红色的,这样子显示就是伪彩色。但是如果采用1通道作为RGB进行显示,那么图像上显示的植被就是绿色的,与现实中看到的是一致的。
1、一般规律是: 绿色表示平原; 蓝色表示海洋; 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 褐色表示高山;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
2、卫星云图上表现为黑灰色。黑色越深,表示地面辐射越强,天气越晴好。当某地上空为云、雨覆盖,卫星观测到的则是从云顶发向太空的红外辐射,表现为白色或灰白色。白色表示地面辐射很弱,气温很低,云系很厚密,降雨强度也就很大。
3、卫星云图中,绿色代表陆地,看见绿色说明天气为晴。蓝色代表海洋,看见蓝色说明天气为晴。白色为阴雨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白色越亮,降水越明显,白色较暗,为阴。
4、白色为阴雨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白色越亮,降水越明显,白色较暗,为阴。卫星云图,由气象卫星自上而下观测到的地球上的云层覆盖和地表面特征的图像。接收的云图主要有红外云图、可见光云图及水汽图等。
5、当某地上空有云雨覆盖,卫星观测到的,则是从云顶发向太空的红外辐射信息,表现为白色或灰白色;颜色越白,表示地面辐射越弱,气温越低,云系越厚越密实,降雨强度也就越大。晴空区与云雨区之间的过渡区,则为深灰、灰、浅灰色云系,表明有不同厚度的云而无明显降水。
6、蓝色和白色代表海洋。白色区域海水较浅,蓝色越深,海水越深。随着科技进步,地图制作领域经历了显著变革: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地图制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张媒介,而是可以以数字形式存储,并通过屏幕显示。
Copyright © 2023-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KAIYUN体育 版权所有